長江商報消息 ——自由貿易系列評論之三
  ■陳興傑(北京 媒體人)
  在這個時代,貿易保護已經是很不受歡迎的名詞,除非絕緣於國際貿易,沒有哪個國家願意遭受這名頭的譴責。這是好現象,它證明自由貿易還是我們如今的“主旋律”。重商主義、出口導向戰略、進口替代戰略、保護本國產業直至今天各國追求的貿易順差,其實一脈相承,這些理論的共同特點是:鼓勵出口、限制進口;積累金銀或美元;政府通過關稅調節貿易收支。
  為什麼鼓勵出口,厭惡進口,並且熱衷積累金銀貨幣呢?一般認為,這是出自認識上的錯誤。金銀貨幣(在現代社會則是美元為代表的“硬通貨”),這是一國財富最具指標性的象徵。金銀能購買外國產品,仿佛家庭中的儲蓄,自然是積累得越多越好。本國輸出的商品服務通常被廉價視之。這種“出口就是賺錢,進口等同吃虧”的觀念始終揮之不去。
  其實只要細加分析,這種說法的問題不難看出。如果出口是為積累財富,進口也能做到這點。進口煤炭棉花就是為進一步生產做準備,進口消費品則是抑止本國在此類消費品上的低效生產,將資源用在其他高效領域。限制進口,錶面上減少本國貨幣的使用,代價卻是更多本國資源的消耗。根據貿易提高經濟效率的原理,無論限制進出口其實都是在自打七傷拳。以貨幣積累作為財富積累的標準,這種看法是武斷的,並且有證據顯示,將金銀作為財富標誌予以貪婪攫取,倒可能是有害的事情。
  早期歐洲重商主義國家總是極力壓抑國外商品流入,驅動殖民者在美洲擄掠金銀。巨量金銀輸入並沒有轉化成生產能力,反而用在政府擴大軍備和奢侈生活上,並且造成通貨膨脹。重商主義以鄰為壑,極力推動向外推銷商品,同時征收高額稅的進口關稅。這樣做的後果是引起其他國家報複,導致普遍的貿易保護。1930年美國通過保護本國工業的“斯姆特·霍利法案”就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競相提高關稅的連鎖反應,延長了大蕭條。在大蕭條的最後幾年,美國確實實現了貿易盈餘,貿易額卻大幅萎縮,本國生產受到很大打擊。
  外貿政策的重商主義措施,有出口補貼、壓低匯率和關稅保護。儘管有“保護幼稚工業、出口創匯”的種種理由,但出口補貼,就是動用本國財富補貼在貿易中沒有競爭優勢的產品,讓外國人占便宜;壓低匯率,則是通過低估本國貨幣價格,賤賣商品。這種做法使得出口企業格外繁榮,大量外匯卻會成為待解決的棘手問題。
  如果不鼓勵出口,放任進口,會不會本國市場全被外國商品占領?這當然是不現實的。一個國家生產能力再弱,只要還在購買外國商品,就是在發揮本國優勢,快速成長。貿易其實就是發現和開發優勢產業的過程,根本無需政府保護。名符其實的自由貿易,應該是摒棄政府保護,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。聽起來貌似不可思議,其實在大英帝國曆史上早有實行,並且存在於一些自由港。自由貿易並沒有摧毀當地的生產能力,相反的,發育出了最具競爭力的產業。  (原標題:自由貿易無需迷戀出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t67qtvh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