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祖孫同台表演北方武蹺,“太原鑼鼓”傳承人重聚廟前演繹社火鑼鼓,來並學藝的河南武術教師也獻上了風火流星表演……昨日上午,在廟前街關帝廟前廣場,精彩的社火表演讓人們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,而這些社火表演的傳承發揚,更讓大家欣慰。“看,孫猴子來了!”當天上午,廟前高蹺隊一亮相,就引起關註。高蹺隊里有兩個小“齊天大聖”,古靈精怪的表演令人捧腹。年齡稍大的“齊天大聖”還登上高高的“扁擔”,表演了“翻鷂子”這一難度極高的高蹺技藝。這兩名“齊天大聖”分別隻有12歲和15歲,是廟前高蹺老藝人張麟的孫子和外孫子。75歲的高蹺老藝人楊九亭,也帶著12歲的孫子楊宇帆上場扮“相公”,楊宇帆是高蹺隊年齡最小的隊員,但已經學習了6年高蹺。“西華門的獅子,親賢的龍,廟前街的高蹺愛煞人!”這是“老太原”的民間俗語,其中的廟前高蹺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於2008年由楊九亭等老藝人重新振興。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繼乏人的現狀,老藝人們紛紛發動起了孫輩的孩子們,為文化傳承儘力。負責“伴奏”的是廟前鑼鼓隊,其中“最年輕”的隊員王長壽介紹,太原鑼鼓與其他鑼鼓不同,節奏上講究不急不緩,極具韻味。以前,高蹺、鑼鼓是廟前地區後生們普遍具備的“才藝”,可現在會玩兒的人越來越少,這些當年的“後生們”也因城市變遷散居各處。近年來,為重新振興太原鑼鼓,這些老藝人從四面八方匯聚起來,在節假日表演節目,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。當天的社火表演還請來了晉陽風火流星傳承人賈天倉,他的精彩表演贏得陣陣掌聲。他還帶來一名“徒弟”孫浩東,孫浩東是河南南陽一名武術教練,自幼習武,幾年前在網上得知太原的風火流星,特意來拜師學藝。在賈師傅眼中,孫浩東亦徒亦友,能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給外地的朋友,這是一種更好的傳承。當天,藝人們還表演了舞獅、小丑秧歌、旱船、跑竹馬、劉三推車、撲蝴蝶、鷸蚌相爭等精彩的節目。據瞭解,本次民俗演出是廟前地區歷年來參加人數最多、藝術形式最豐富、節目編排最精心的一次群眾文藝活動,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的民俗文化正在以各種方式傳承發揚,展現出新的生命力。本報記者 侯慧琴  (原標題:民間社火表演後繼有人顯活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t67qtvh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